•   亲爱的股友,愿你的股票市场之路如同长虹般绚烂,一路飙升,财源滚滚。在风云变幻中保持冷静和理性,把握机遇,实现财富增长的梦想。
  •   亲爱的股票朋友,愿你在新的一年里,股票如潮水般上涨,收益如春笋般茂盛。在市场的海洋中乘风破浪,把握每一个转瞬即逝的机会。祝你投资顺利,财源滚滚!

加杠杆炒股平台:重庆配资炒股-公募调研节奏明显加快!四大行业成主线

摘要:   随着三季报披露节奏的推进,A股市场进入关键信息密集期。调研,作为公募机构获取公司前线信息的重要手段,也迎来集中爆发。  数据显示,仅在2...
代码 名称 当前价 涨跌幅 最高价 最低价 成交量(万)

  随着三季报披露节奏的推进 ,A股市场进入关键信息密集期 。调研,作为公募机构获取公司前线信息的重要手段,也迎来集中爆发。

  数据显示 ,仅在2025年10月20日至26日这一周内 ,就有140家公募机构出现在调研名单中,合计调研次数达1188次,环比增长121.64% ,调研覆盖面横跨20个申万一级行业中的99只个股。

  如此密集调研,显然并非例行公事 。有业内人士指出,三季报窗口期向来是验证企业基本面与市场预期是否匹配的重要时点 ,调研频率激增正反映了机构在年度最后冲刺阶段对于行业趋势与个股基本面的高度关注 。资金的意图,往往隐藏在调研的路径之中。

  调研节奏加快,四大行业成主线

  从上周调研数据来看 ,本轮公募调研的显著特点之一便是强度与集中度齐升。从被调研的个股来看,机械设备、医药生物 、电力设备与基础化工四大行业占据核心位置 。

  以医药生物为例,行业内共计14只个股获得调研 ,合计197次,居所有行业之首。机械设备虽然以165次总数排名第二,但覆盖个股数达到18只。基础化工与电力设备分别被调研149次和143次 ,分别涉及11只与10只个股 ,表明公募在产业链延展和技术创新方向上也在积极探索 。

  调研行为也出现了与股价联动的信号。据统计,上周被公募调研的个股平均涨幅为3.31%,跑赢同期沪深300指数。其中67只个股实现正收益 ,占比高达67.68%,部分涨幅显著的个股背后伴随着密集调研 。

  举例来看,电力设备行业的新强联获得55次调研 ,股价一周上涨28.66%;电子行业的江波龙虽仅被3家机构调研,但其涨幅高达24.79%;机械设备的博盈特焊在13次调研支撑下,股价飙升23.63%。这类“调研+行情 ”共振的现象 ,正成为机构寻求预期差中的重要策略窗口。

  进一步观察涨幅榜前十的个股分布,不难发现机械设备行业尤为突出,入围四席 ,显示其在公募视角中的热度不减 。包括博盈特焊、四方达、康斯特 、国机精工等均出现不同程度涨幅,调研内容则聚焦于产品应用场景 、产能规划与订单储备等关键运营维度。而电力设备、电子、医药等行业亦分别有个股表现亮眼,部分高景气赛道的细分龙头获得了超额关注。

  行业整体调研热度也呈现阶梯式分布 。从调研次数看 ,有15个行业被调研不少于10次 ,其中7个行业被调研次数在30至99次之间,而医药 、机械、基础化工、电力设备四大板块则全部超过100次,构成第一梯队 。电子 、汽车、美容护理、通信等则处于第二梯队 ,亦有不俗调研活跃度。行业分层日趋清晰,亦反映出机构资源投放正在向部分具备盈利确定性与长期空间的方向集中。

  谁在出动?哪些行业在集中“放大镜”下?

  如果说调研对象显示了机构的关注点,那么调研主体的出动频率与轨迹 ,则透露出不同风格机构在年末考核阶段的战术部署 。

  从机构角度来看,上周49家公募机构调研热情高涨,均调研不少于10次 ,平均每个工作日调研不少于2次,其中42家公募机构调研10-19次,7家公募机构调研不少于20次。其中创金合信基金以40次高居榜首 ,调研覆盖14个一级行业的40家公司,显示出其布局维度的宽广性。该机构对医药生物行业尤为关注,调研个股多达9只 。

  排名第二的平安基金调研27次 ,覆盖13个行业 ,重点集中在机械设备 、基础化工与汽车领域。长江资管、天弘基金、西部利得 、泉果基金、招商基金等机构亦调研频繁,调研次数均在20次以上。

  不少机构在调研路径上高度重合,尤其是在新强联、扬杰科技 、涛涛车业 、杰瑞股份、百亚股份等个股上出现明显交集 。

  这种“调研共识股”的集中现象 ,往往意味着这些标的具备行业代表性、估值弹性或潜在利好预期,成为机构在组合结构调整中的重要候选。某量化基金研究主管指出:“当我们发现一家上市公司短时间内密集出现于多家机构调研名单时,往往会进行交叉验证 ,判断是否有共识催化正在形成,进而作为潜在选股因子纳入模型测试。 ”

  从调研风格看,不同机构也展现出各自策略主张 。例如泉果基金 、西部利得更偏好中小市值个股 ,调研多集中在成长性明确、估值尚处洼地的企业;而工银瑞信、国泰基金则更倾向覆盖已有基本面优势 、但需要催化剂释放的二线蓝筹;中银基金、光大保德信则在高频调研中展现出TMT方向的浓厚兴趣,反映出其在产业链逻辑上的长线部署意图。

  另一方面,调研频率的加快也与机构对组合审视节奏加速有关。当前已步入四季度末 ,业绩评估与净值表现成为多数公募的现实考量 。在此背景下,调研成为调整仓位结构、优化风格因子的前哨环节 。一位沪上大型基金公司权益投资负责人坦言:“调研结果很多时候是反推建仓或者换仓的信号,尤其在三季报后 ,业绩兑现与前期预期有落差的个股 ,将进入重点考察范围。 ”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部分中型机构调研活跃度明显提升 ,这一现象在过去不太常见。一方面说明市场信号尚不明朗,公募广撒网获取信息;另一方面也体现出中小型基金公司希望借助调研覆盖找到新机会,在年度冲刺阶段力争卡位 。

(文章来源:财联社)

你可能想看:
分享到: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说点什么吧~